跟亞洲女生交往中,你經歷到哪些文化差異?遇到文化差異,你會如何處理?關係定義這個階段許多女生非常困惑,你如何進行關係定義?

本文分享Women’ s group 第一次討論異國戀議題,以及訪問各國男生對與亞洲女生交往中疑問的回應。
(以下所有分享皆個人經驗,必然受限於自身環境與經歷,作者在此僅盡誠實分享之責,不代表任何專家意見。)
Women’s group 中的疑問點
一開始,大家輪流分享自己與其他國家人交往經驗,此時,有人提出自己卡在關係不明確的狀態。於是,我們針對交往中如何確定關係的過程分享,分享中,多人提及”西方“男生似乎比較頃向 “Casual” 方式:從朋友當起,慢慢觀察後決定是否更近一步交往。但當對方開始進一步肢體接觸時,該先定義關係還是發生性愛,或許有些文化差異上觀念衝擊。
討論繼續,當性愛發生不只一次,還無法獲得關係確定時,衍生出更多困惑,例如:已多次發生關係、已如情侶般相處、或者深度曖昧持續一段時間後,是否向對方提出確認關係?此時,多數女生會主動向對方提出關係確認,也都遇過被閃爍回應或提出 Open Relationship 的經驗。
討論結束在遇到交往關係仍不被定義時,大家如何決定離開還是繼續?帶著這些疑問,我深度訪問幾個男生,想聽聽反方立場。
各國男生對疑問點的不同說法
(以下都是有認真跟3位以上亞洲女生交往過,並只針對與華人、日本人、韓國人女生交往經驗作答。)
跟亞洲女生交往中,你經歷的文化差異有哪些?
Mr.A- 對感情進展的態度,似乎比較認真嚴肅,希望快點確定關係,也蠻容易感受到她的不安全感。
Mr. B – 似乎從認識到交往,對肢體觸碰都不那麼享受,這不侷限於性事而已,還包括擁抱與親吻等。
Mr. C – 對人生的態度似乎不那麼具備冒險精神,包括對不同文化理解與新鮮事物的嘗試,就算嘗試也經常要人陪。
Mr. D – 似乎跟家人關係很緊密,很多事情需要跟家人討論,甚至獲得家人同意。但跟家人的相處卻不太善於表達愛意。
遇到這些文化差異,你會如何處理?
Mr. A – 我通常會直接說出來,但她似乎不太懂我的意思。
Mr. B – 我一開始會直接說,結果她經常誤解或生氣。這時候我不知道該怎麼辦,她似乎不願主動與我溝通。也許她不知道該怎麼溝通吧?
Mr. C – 向她說明我的想法,但她似乎覺得我認為她不好而備感壓力。
Mr. D – 我曾經很努力過溝通,現在覺得只想跟她們dating 就好,保持距離到我很確定再說,才不會讓她有太多期待。
我的Women’s group中,大家認為 “關係定義” 這個階段非常困惑。你在面對想認真交往的對象,會如何進行關係確定(&是否一定要性愛後才可以)?
Mr. A – 我會想先想辦法接近她,跟她當朋友,但這時候我不見得就只跟她約。當好感隨著見面提高,我會想要肢體碰觸到性愛(間隔時間要看女方回應狀態)。至少要性愛後我才會想確定關係,因為性愛是感情中重要環節,我不想在花時間愛上一個人後,發現性愛不合而要提分手。確定關係之前我可能會開玩笑試探,確定她也對我是認真的,才會告訴她:我沒有在跟別人交往。
Mr. B – 我認真交往對象都是在社交場合認識的,可以先從旁邊觀察她與人互動的樣子,有好感我才會去主動認識她。認識她後聊天中印象好,才開始約她單獨見面(期間還是會跟別人約,我可不想太怕失去她而表現失常)。慢慢越喜歡她就越想肢體碰觸,性愛也可能在這個階段發生,要看女生接受度。我常在這個階段就被要求確定關係,但反而明明很喜歡對方,被逼著確定就不想要了。也許我是個喜歡主動出擊的人吧,最後能真正確定關係的,都是我自己先開口說:我對你是認真的。
Mr. C – 我覺得自己嚴肅交往的人應該都是很有緣份,因為我跟對方的感情需要在每次互動中往上加,無論是否發生性愛關係,或發生過幾次。我有交友軟體遇到,或有社交場合遇到,最後發展成認真交往關係; 也有第一次就發生關係、發生多次關係,仍然好感不到認真交往的。重點是,對方要讓我覺得值得跟她在一起,像是欣賞她的人生態度、我們對未來想像與互動方式契合、跟她在一起讓我覺得自己人生變得更好,不能僅是被她的外表吸引而已。
Mr. D – 我想認真交往的人通常都要很有趣,當然一開始外表要有吸引力,但我不介意誰主動追誰,性愛是確定感情關係前一定的。在一開始我不會去界定異性是朋友還是認真發展對象,當某個瞬間感覺對了,才會去想認真定下來。對我來說,關係確認是我告訴對方自己沒有在跟別人約會(或刪掉交友軟體)。但是,我常遇到亞洲女生關係確定前跟我很合拍,確定後(或同居後)卻覺得她跟原本認識落差很大,這是我比較困惑的。
認真交往的關鍵?
我試圖從訪問中找出所謂 “認真交往”的關鍵時刻,因為這是Women’s group 分享中大家最困惑的問題。然而大部份受訪的西方男生,都無法給出明確的回答。他們說:自己身邊都有很會利用女生弱點、不斷甜言蜜語去曖昧、享受被愛的西方男生。但即使是那些人,在遇到自己可以共同建構未來的女生,也會往認真交往發展。當然,若是抱著結婚期待的女生,可能要直接閃躲,畢竟他們真的是走一步算一步。
另外,我聽到一個值得分享的觀點是:有些年輕的西方男生,會希望通過更多交往經驗來了解自己喜好,以及學習如何與異性相處。這要與多情作區別,因為在這個階段的男生,更重視了解自己的過程。同時,也有人會希望通過與不同文化的異性相處,去了解該文化。
因此,也許對女生來說,某種判斷方法是:這個男生目前正處於自我探索階段,還是正在尋找適合的對象?兩者的差別在於自我探索階段的人會更重視自己的個人體驗,但尋找適合對象的人更重視互動的狀態。
雖然我不算是“交往經驗豐富”,但我在異國戀中十幾年,交往過不太了解東方人的、住在亞洲的以及ABC。如果用一句話點出整個經驗談,那就是異國戀給我不熟悉的體驗,同國戀給我熟悉的安全感。感情中過於純粹的體驗或只有安全感,都會少了那麼一點平衡感。
而作為成長中忽略體驗的亞洲人,過程的重要性,是我在跟各國人交往中學習到的新視角。畢竟,達到終點的喜、怒、哀、樂就是那麼短暫瞬間,接著,我們又進入下一個“過程”。如果無法學會享受過程,就算贏到了終點,仍會感到缺少那一點…回憶。
祝福正在異國戀路上的大家,也歡迎對交往感到困惑、具備好奇心、期待自我成長的大家加入 Women’s group,通過分享了解自己,找到更有效的異國戀溝通方式。
希望更高效率的提升戀愛溝通模式,歡迎與我聯繫,異國戀成長教練,幫助妳深入認識自己、客製化妳的戀愛溝通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