倫敦生活 – 疫情下的憂鬱與出口

忘記從哪一年開始,冬季參加工作坊成為我抗憂鬱的解藥之一。在工作坊的私密空間中,我聽到倫敦人真正的感受與生活狀態,取代不真實的ㄧ句 I am fine 回應, 也讓我慢慢承認自己的感受(feeling),學會有情緒(emotion)是一件不需要藏起來,孤獨承受的事。

近期英國進行第二次封城鎖國,讓原本陰鬱的冬天,變得更令人窒息。

我對倫敦生活的冬天有一點恐懼,它沒有夏夜的明亮又冷得刺骨,連擦肩而過的路人臉上微笑都變得麻木冷淡。如果說夏天的倫敦人,是穿著不同色彩的花樣男女,那麼冬天的倫敦人,則是換上深藍、深黑色的制服生。倫敦人的冬天只剩脖子上的印花圍巾以及偶爾露出褲管的彩襪,還算努力展現些微活力,像手提著一盞光線微弱的黃燈,祈禱用這點活力撐過整個冬天。

我有一點憂鬱

— 這是冬季上工作坊(workshop)經常聽到的感受,但是談論憂鬱這種個人感受,卻不是多數倫敦人願意到處分享的心情

忘記從哪一年開始,冬季參加工作坊成為我抗憂鬱的解藥之一。在工作坊的私密空間中,我聽到倫敦人真正的感受與生活狀態,取代不真實的ㄧ句 I am fine 回應, 也讓我慢慢承認自己的感受(feeling),學會有情緒(emotion)是一件不需要藏起來,孤獨承受的事。

第一次在工作坊體驗到承認感受、學會承認情緒的存在以及去認識它的重要性,要感謝A同學。

A同學是位說著標準BBC口音,言行舉止很明顯說明著他是位成長於私立學校、畢業於知名大學並擁有高級主管頭銜的英國人。他聰明、幽默風趣、反應很快、性格外向,一開始就留給大家好印象,也很積極回應引導者(Facilitator, 工作坊中扮演類似導師的角色,多以互動、提問,少以單方傳授知識等方式引導學員的學習。)的提問。


“絕大部分的時候,我們都是帶著情緒去做決定、採取行動的….”

這天,引導者正在說明情緒認識的重要性,此時

A同學舉手:不好意思打斷你,但我不認同。我認為自己是個可以把情緒控制很好的人,不會讓它影響到我的決定。

引導者問:你認為這是真的嗎?

A同學邊幽默邊進入辯論語氣:Well, 真、假是個難解的邏輯題。但是我可以告訴你,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接受到的教育,幫助我很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緒,像是生氣,我也不會大聲罵人,並沒有讓生氣的情緒,影響到我想罵人的決定。

引導者問:現在你正試著說服我的當下,有什麼感覺?

A同學:…….,我現在是有點情緒沒錯,因為我覺得你質疑我對自己的認知。我想我有點生氣。

引導者:你會生氣啊?那恭喜你,你是一個正常人沒錯。

A同學大笑:天阿,我剛才好像真的讓情緒幫我做決定,因為我在有點生氣的瞬間就開始進行諷刺性辯論,沒有想過也許我可以有別的反應。而且,我以為自己把生氣控制得很好,因為沒有大聲罵人,但事實上,我在對你諷刺性辯論的同時,你已經覺察到我生氣了。所以,其實情緒並沒有我想像中被控制住。

引導者:恭喜你,現在你是個有覺知的正常人了!


這是多年前剛開始參加工作坊時,作為旁觀者看著所謂 “成功人士” 、“社交高手” 對自己情緒的認知過程,當下讓我意識到好多層面的自己:

  • 原來我有這樣的認知:成功人士、社交高手代表他情緒智商很高、很會控制情緒的人懂得跟情緒相處; 
  • 原來上述這些觀念都不完全是真的;
  • 原來有情緒是一件多麽平凡的事情; 
  • 原來他的問題看似愚蠢卻很真實,這種真實反映出我抗拒面對的自己;
  • 原來當我面對真實的自己,才能覺察到改變的可能。

而在大家面前扮演丑角,真實演出一齣從無知到覺知過程的A同學,不但沒有因此被看低,反而贏得認同。因為他的演出,讓大家學到重要的第一課:

“你有情緒啊?恭喜你,你是個正常人沒錯!”


參加工作坊是我對抗憂鬱的出口,它不但幫助我的感受、情緒得到更多理解,也讓我學習用更健康的方式去看待既熟悉又陌生的情緒。

通過工作坊,我開始跟更多“真實的”倫敦人相遇,天氣、交通、旅行、美食、酒吧這些“正常”的話題減少了,生活、感受、情緒、困惑、內心想法、掙扎、討論的“不正常”話題變多了。當這些不正常的話題被不同社會角色的人訴說,我才知道不是自己 “太敏感”或“太脆弱”,而是這個需求早已存在各行各業中:醫生、律師、法官、演員、各種高階主管、作家、家庭主婦、老師、銀行家、網紅、建築師、教授、國際組織成員…。

“你不需要自己把門關起來生氣、難過、恐懼,因為這不是你獨有的感受,也不是一件孤獨的事情。”

— London NW5/麵包不能當主食

今年我開始做Women’s group,也是希望提供說中文的女生們有同樣的環境。還沒準備好在群體中分享的人,也歡迎與我聯絡,進行一對一的情緒認識教練服務

Published by Monique

Relationship and life coach specialising in mixed culture communication. 具備豐富跨文化溝通經驗情感關係與人生規劃教練。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

%d bloggers like thi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