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國生活:因為孤獨,所以創造

2020我在倫敦渡過大半年的隔離人生,這個月跟同住倫敦的朋友們回顧去年時,大家異口同聲的表示:

“ 2020年阻礙了向外探索的可能,卻開啟了向內探索的契機。許多人不約而同的展開自我探索之旅,並透過網路與世界各地的旅伴連結。”

有些人或許認為,這聽起來不可思議,但事實上,正是我與許多人在2020年的真實體驗。對我個人而言,一切始於孤獨感。

旅行有很多種,自我探索也是一種

先從自我探索之旅說起。近期發表的幾篇文章在談的情緒探索,是我2020年的主要旅程之一,它幫助我對情緒做出新的詮釋,也意識到情緒背後似乎有好多寶藏正等待挖掘。

孤獨感下的寶藏 – 第一次交會

今天來談談孤獨感隱藏的寶藏,以及我生命階段中,在未意識到情緒而做出的決定。

第一次跟孤獨感正面交會於高中考大學期間,當時我有個很特別的經歷:

高二學期結束後,因為家人工作關係,隨著媽媽從台灣搬到西安。外在環境的劇變引起我強烈情緒反應(當然那時並未察覺),雖然表面上沒有展現出行為偏差,但心裡每天都在情緒打架,直到最強烈的情緒 “孤獨”成為主導,為我的人生開啟下一個篇章。

孤獨感,老實說在此之前我也曾感到孤獨,只是活在熟悉的環境及交友圈中,比較容易找到其他方式取代面對孤獨。然而搬到陌生環境後,對外在環境的排斥以及缺少朋友、家人的依靠,孤獨迎面衝擊的感受變得難以忽視。當壓倒最後一根稻草的事件發生 – 遠在台灣男友劈腿 – 孤獨感讓我清楚的意識到無法再逃避它的存在。

孤獨感很奇妙,過去逃避它時,日子好像還過得下去,開始正視它時,反而有種預見未來的清晰感,兩種生命劇本如電影般快速在腦海閃過:

劇本一:繼續躲在西安家裡的小房間守住孤獨。

劇本二:聆聽孤獨感背後的需求(我要的生活圈),帶著孤獨去創造不同生命的可能性。

看到劇本一,我猶如文思枯竭的編劇般寫不出劇情,無法想像一年後自己還在這個小房間裡孤獨。至於劇本二,要憑空創造的念頭起初令人想退縮,但在強烈孤獨感驅使下,我希望能試著將劇情寫出來 – 決定為自己的孤獨負責,嘗試去建立、創造不同的未來,即使不知道結果會是什麼。

於是,我說服父母讓我中途退學(當時已在當地的私立大學讀了半學期的會計),用三個月時間準備“高考”,入取(最方便將來回台灣放假的)第一志願深圳大學。其中發生的小插曲是將復旦大學填第二志願,放榜後發現似乎分數也能入取復旦,然而一心一意只想去深圳大學。

沒有孤獨感的強烈存在,也許就不會有創造人生的念頭; 沒有孤獨感的作祟,也許當時會欣然地選擇排名更好的復旦大學。孤獨感開啟我的人生新篇章,也決定了它的走向。

孤獨感下的寶藏 – 2020

時間回到2020年初,我創立 Women’s group的動力同樣是孤獨感背後的需求:想跟更多擁有類似文化背景的人一起探索生命。有趣的是,在年末 Women’s group cocktail Christmas party 中,大家也談到孤獨,分享自己在Women’s group中體驗到 “當你誠實的分享後,發現自己一點都不孤獨”。

沒錯,當你踏出第一步去創造不曾採取的行動,孤獨的感受會開始變質。

因為孤獨,所以創造

因為孤獨,我開始寫文章分享自己的歷程與想法,創造這個平台去認識跟我一樣好奇的人。因為孤獨,我開始做Women’s group,創造一個空間與人互動、連結。因為孤獨,我報名教練課學習自我教練內在小孩,不但建立起與自己的健康溝通方式,還結識了一群互相啟發的英國朋友,探索今年如何共創更多與華人的對話平台。

我理解那種當你感到孤獨時,會認為全世界沒有人懂你的感受、害怕說出來會被視為軟弱或討拍、想要躲在陰暗的角落把孤獨面的自己隱藏起來、深信自己不論怎麼做都無法改變現狀。這篇文章並不是要說服你改變,也不否定你在孤獨感體驗中生出的想法,而是要提供你一個選擇:創造。

孤獨感裡有一扇門,當你走近它,打開後就是創造。

生活在異國的大家,或許在2020都曾被孤獨襲擊,無論選擇留在異國獨自面對疫情,還是決定飛回台灣面對國人的質疑,孤獨的感受多少出現在心裡。也許下次當孤獨感走近,你可以試著去認識它、別推開它,讓孤獨牽引你去看見內心的需求,去創造滿足內在需求的外在世界。

跟更多人一起認識孤獨,歡迎加入Women’s Group

需要有人引導你認識孤獨,歡迎進入與教練對談

Published by Monique

Relationship and life coach specialising in mixed culture communication. 具備豐富跨文化溝通經驗情感關係與人生規劃教練。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

%d bloggers like thi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