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國人看台灣[馬克先生的更多台灣視角]

從沒去過台灣的馬克先生,為了愛情多次拜訪台灣,每次離開台灣前,我會問他喜歡台灣什麼?身為做作的英國人,他每次給我的答案都跟我期待中的食物無關,他說:喜歡台灣的顏色。

習慣讓自己變得盲目

第一次聽到這個答案,我覺得他就是很矯情,故意給個與眾不同的回答。但當他每次都這麼說,又看他總愛脖子掛著相機在台灣到處拍,我開始被他說服了。也許是看慣了豔陽高照下的台灣,我反而變得色盲,看不到它的繽紛?

最近由於辦理英國配偶續簽,需要提供照片,開始翻閱馬克先生照片庫,尋找說服簽證官的交往證明。此時,驚然發現他相片角度下各種樣貌的台灣。原來台灣有這麼多顏色、小黃是一台移動染色筆、豔陽下的大樓是紫藍鐵灰色、寺廟的稜角藏著許多故事、醜陋老舊的房子與滿是汽油味的閃亮巴士車,是台灣人生存的痕跡。

異國生活多年,總算體會到原來我要離家那麼遠,從他的角度欣賞自己的家。

有趣的是,馬克先生的有色眼睛並不適用於自己生長的英國。他很討厭英國,總是抱怨英國天氣令人沮喪、政府表現笨拙、經濟不斷下跌、看不到色彩、沒靈感拍照,他的一連串抱怨會結束在:真希望我能移民其他國家。

反之,我看到的英國是彩色的:多元文化的融合與衝擊、多種族間的排斥與創造力、不同膚色及各國語言、看不盡的美術館與畫廊、辯論不完的各家理論學說。

為什麼我們會在熟悉裡喪失欣賞的能力?

答案只是簡單的喜新厭舊嗎?還是我們忽略了什麼?

熟悉感很奇妙,它令人感到舒適安心,但彷彿有個界線。當你逾越過界線後,它會同時帶走你的能力,慢慢的你失去了生存力與創造力。最後,在熟悉裡,我們變得盲目。

去年自我教練過程中,我重新審視對“ 盲目”這個詞的定義:盲目,是當自己開始與自己斷聯,進而無法再與外界良性互動。

你的熟悉感心理界線在哪裡?

從熟悉到盲目的距離可長可短,它是一種循環,只是大部分的時候,我們都沒有覺察到循環的產生。我的心理咨詢師說過:在你可以真正欣賞自己以前,需要先認識真實的自己。

培養對自己感受的敏銳度,探索關鍵問題 “界線在哪?”,將能幫助自己從覺察中停止進入盲目的循環裡。這也許是我過去看待台灣所忽略的,需要先認識到台灣不同的層次,才能真正欣賞到它呈現出的色彩。

Published by Monique

Relationship and life coach specialising in mixed culture communication. 具備豐富跨文化溝通經驗情感關係與人生規劃教練。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