宅在家的防疫人生 – 如何在家工作效率更高?

最近被幾個在台灣的朋友問如何過好防疫人生,以下就在英國度過近一年宅人生的經驗,整理出幾個在家工作心得,供大家參考。

喚醒感覺良好的健康早晨

我是晨間工作效率較高的人,但在家工作模式的突然轉換,初期曾失去時間感,早上起床覺得沒方向而越睡越晚。在意識到這個現象後,我做出幾個改變,生活慢慢走上軌道。

時鐘取代手機鬧鐘 

在家工作一段時間後,或許你會發現自己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變長,甚至更無意識依賴它,形成工作與生活的界線模糊,惡性循環下甚至會有焦慮感。

早上使用時鐘取代手機鬧鐘,不但讓家回歸到更有家的感覺,也避免自己一張開眼就無意識地閱讀訊息、搜索資訊。減少“工作感”在生活中的比重,有益於接下來整天工作的專注力。

線上瑜伽

防疫期間,在家運動變成一種新能力,以前認為要到外面才能做的事情,疫情間開始顛覆想像。這裡我推薦喜歡的Yoga with Adriene給非瑜伽初學者 。她的瑜伽種類很多,尤其針對不同身體酸痛或肌肉加強需求,設計整套瑜伽練習。若是瑜伽初學者,建議線上互動式課,避免某些姿勢用錯力反而傷身。

通常一套新的練習,我會排在下午跟著她做,直到記得每個步驟後,再挪到早晨瑜伽,以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時間。

推薦頻道 –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yogawithadriene

自打蔬果汁&煮杯好咖啡

蔬果汁是我防疫生活的最愛,記得過去要通勤到公司的生活,要安排完整的蔬果汁時間總是很憋扭,像是擔心嘴巴有菜渣、打果汁到喝完佔用太多時間等,於是直接放棄。

在家工作後,時間與空間感都是自己的,很容易在無會議間安插小事,比如:打個蔬果汁,再邊喝邊工作。在時間規劃上,蔬果汁行程的加入,幫助我每日更快達到蔬菜攝取量,讓午餐可以吃得更簡單,進而減少午餐時間。

推薦食譜 – 芹菜+菠菜/小黃瓜 + 蘋果+香蕉+梨子+姜+蜂蜜(非必要)。

推薦原因 – 材料好取得+打在一起異常好喝。

比例 – 網路上有建議比例,我認為可依個人著重準備,我喜歡濃稠,因此比例上菜類比果類放更多。

至於為什麼要煮杯好咖啡,應該不需要多解釋了吧?

開啟工作、生活平衡的線上生活

我的線上生活,主要是課程、會議、帶領Women’s Group教練客戶、社交等,除此之外,還有許多需要與電腦相處的行政、創作時間。當線上工作模式成為生活常態,日常的細節也需做出微調。

鬆緊帶牛仔褲/西裝褲

去年流行過一種娛樂短片,模仿在家工作者的著裝現象 – 上裝正式、下裝內褲造型不慎於視訊會議間出糗。誠實說,下裝隨意的確是常態,畢竟要常坐保持會議姿勢(可以想像新聞主播一直要看鏡頭的樣子),穿睡褲更容易維持姿勢。

但是,當你需要長期開會時,就會遇到各種突發狀況,像是:電腦要充電、要起身拿文件、以為對方斷訊去倒杯水,回來後他根本從頭到尾都在看。在這些需要移動的瞬間,睡褲就會不慎出鏡。

因此,找到一條百搭的鬆緊帶牛仔褲/西裝褲,可以在任何需要移動瞬間不必驚慌失措,更專注會議本身要顧及的狀況。

貼上鏡頭

在開線上會議時,背景通常是自己的家(當然也可以場景設定),有時候當日視訊量太多時,會有種忘記是否關視訊,家裡被入侵的錯覺。

每天習慣在最後一個視訊會議結束後把鏡頭貼上,像是一種工作結束了的儀式感,提醒自己可以轉換進入生活模式了。

無線耳機通話/有線耳機視訊

無線耳機很方便,尤其是在需要一心二用的情況下,比如:邊整理家務邊通話、邊煮飯邊聽Podcast。但是在需要專注的視訊會議時,無論是偶爾收訊不好,或者電力不足,都會干擾會議品質。

如同上面提到的睡褲出境情況,使用有線耳機視訊就少了一項需要處理的突發狀況,可以專心在會議本身

一張舒適的椅子/站著辦公/彈力球

過去我對居家桌椅舒適度要求比較隨意,因為大部分的辦公時間都在公司或咖啡廳。防疫人生開啟後,我才意識到辦公姿勢對身體疲憊產生的影響。

通常不是視訊期間,我都在站著辦公。但沒特別買站立式辦公桌,而是利用家中組合櫃佈置自己最適合的高度,櫃子本身保留原本用途。我超級推薦站著辦公,尤其對經常視訊會議的人,站著辦公有助於打破原本工作姿勢,會議後僵硬疲憊的身體獲得緩解。

另外,彈力球是我考慮購入的商品,之前嘗試過也發現對脊椎健康的效果不錯,唯一的顧慮是有點醜又佔空間。

眼睛/脖子舒緩運動

防疫期間缺少外出娛樂的選擇,社交活動與消遣可能都要依賴電子產品走向線上。初期我沒有意識到它對眼睛、肩頸的影響,直到開始出現眼乾、經常睡落枕不癒等,才開始有意識的在電子產品使用間停頓,做舒緩運動。

家事與工作穿插

在家工作期間(尤其你的伴侶、小孩也在家時),或許你會發現家裡很容易髒、亂,經常需要整理,因為此時每個人對家的使用率大增,產出的混亂也更多。有一陣子我經常覺得煩躁,忙完工作看到家裡凌亂很煩,於是煩躁的開始整理,陷入一種事情永遠做不完的無底洞。

後來跟教練聊過後發現,家事本身可以跟上面的舒緩運動結合,工作間穿插家事讓自己動一動

不要等到工作全部忙完再整理(這會在心理產生被懲罰而非獎勵的抗拒),而是把整理納入每天舒緩身體行程裡(此時心理會認定為自我獎勵)。

睡前小遊戲,逐步整合人生

拒絕手機入眠的空虛人生

不知道有多少人,睡前是由手機陪伴入眠?例如:不知不覺就滑了1小時手機、查一下天氣變成看完一部影片、訂個手機鬧鐘變成跟朋友聊Line到忘記初衷。

這些狀態都非常可以理解,畢竟在疫情下內心已經各種焦慮,“放鬆”是大家的共同需求。但是你會發現,這樣的防疫人生過一陣子後,”放鬆“感沒如期出現,“空虛”感反而趁虛而入。

走向貼近自己的整合人生

推薦大家一個我在防疫人生中發明的遊戲:時間餅 (或許前人已發明過) 

在睡前你找一張紙,畫出一個圓,這個圓等同24小時。接著你開始誠實的回顧今天,把圓以時間分割,切出今天花在不同事情上的時間(如下圖)。

時間餅

畫完後,你可能會驚訝發現某件事用掉太多時間,或是某個時間段自己記憶空白。從這裡,你的遊戲開始:

  1. 我今天的時間使用方式,哪些部分真的是我重視的事
  2. 用掉太多時間的部分,我希望明天畫完這個圖後看到的數字是多少
  3. 哪些我重視的事,還沒出現在這個圖中?我要如何把它納入圖中
  4. 哪些時間花費可以重疊不同事項,讓我有更多時間去做我重視的事?

遊戲的問題可以自己慢慢延伸,遊戲的目的是讓你在睡前,對明天的時間安排更有意識。使用睡前來玩這個遊戲時,你的身心都在經歷時間設計,幫助你重視自己的時間,並有創造性的去計劃如何使用它。

照顧情緒與心理健康

疫情之下,面對未知總是會有許多心理壓力或焦慮,任何形式的學習或成長,都是照顧自己心理需求的好方法。我在防疫期間,幫自己建立了一系列心理支持人際網,包括:

  1. 探索對家人、朋友的信賴度
  2. 找到可以線上工作的咨詢師、個人成長教練(歡迎與我聯繫,讓教練服務幫你開始創造人生)
  3. 找到並建立提供支持的線上社團(歡迎加入我去年建立的Women’s group

即使現在英國疫情緩和,這系列的支持人際網並不會斷掉,而是更有效地成為一個循環支持系統(上週邀請Women’s group經歷過防疫人生的成員,共同分享經驗,幫助剛進入防疫階段的台灣成員看到遠景)。

我相信,無論疫情是否存在,我們都希望把人生過得更豐盛圓滿。也許疫情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契機,讓我們重新設計不同的生活模式,祝福在世界各地的大家,都在不同的生活審視當中,發展出更貼近自己的生活型態。

歡迎參加特別計畫防疫人生-高價值的在家工作模式

推薦文章

Published by Monique

Relationship and life coach specialising in mixed culture communication. 具備豐富跨文化溝通經驗情感關係與人生規劃教練。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

%d bloggers like thi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