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健康關係中的戰與逃

在任何關係中,面對不舒服的情境,你會怎麼做?隨著現代人覺知力提高,“健康關係”成為許多人嚮往的伴侶情境,但,如何正確理解“健康關係”?

健康關係的誤解

曾經跟朋友討論過健康關係,聽過一種誤解是:“ 在健康關係中,兩人對彼此的認同度高,並能理性討論問題,因此不會出現衝突、破壞關係的情境”。乍聽之下,似乎有點道理,但如同一些不合時宜的理論,總令人覺得哪裡怪怪的。

事實上,這次工作坊前,我對於健康關係的理解,較多在於理論層面,像是:能良好的溝通、相似的價值觀或人生觀、誠實並友善互動關係等。雖然對良好溝通模式的追求,生活上做過許多努力,並在執行中熟能生巧,但面對與各種人相處中不舒服的情境,我還在摸索 “不舒服”關係與“不健康”關係的界線在哪?

健康關係 ≠ 舒服,不健康關係 ≠ 不舒服

在這七天工作坊中,我有很多時候是處於被挑戰的不舒服感,因為所有的活動設計,都是讓人在不同關係中去覺察自己的界線,以及體驗界線與自我設限的區別。然而,通過這樣的過程,我意會到:真正的健康關係並非在於舒適度,而在於趨近挑戰感與安全感的平衡

健康關係令人感到生命力

一段毫無挑戰的舒適關係,很難建立起彼此在關係中的安全感,相反地,它令人更懼怕,彷彿任何會摧毀這份舒適感的可能,都無法被容許呈現。是一種用安全感交換舒適感的概念。

人類的感受,是動態的存在。平衡不是一種靜止不動的舒適狀態,而是一種不斷浮動的存在感。極端,終究走向死亡,極端舒適裡會出現破壞,極端破壞裡有強烈對舒適的渴望,是人類的生存法則。健康關係即為如此,是挑戰感與安全感的交錯並存,彼此共同成長、生命力持續演進。

戰與逃的互動模式

體驗過健康關係之後,我更明白何謂 “不健康關係”。最常見也最明顯的互動,就是在關係中經常出現“戰”與“逃”的模式。

當關係中出現讓自己不舒服的情境時,反射動作就是要求對方失去對自己感受的話語權來給予認同。比如:在爭吵中用氣勢壓過對方、熱戰冷戰用盡方法讓對方認輸投降,種種雙方權力不對等,唯有自己佔上風才能相處的互動方式。

當關係中出現讓自己不舒服的情境時,自動放棄自己感受去討好、一嗅到對方想溝通就找盡藉口迴避、溝通中拒絕承認對方或自己感受,各種有意無意讓自己權力低於對方的回應方式,以求繼續在關係中存在,或以求關係繼續存在。

戰與逃的內心深處是不安全感

戰與逃,都是權力不對等下的不健康關係模式,因此雙方相互依賴,拒絕看見彼此真正依賴的動機源於自己的不安全感。

對等關係的健康

對等的關係之所以健康,是因為彼此的情緒與需求,在關係中都被真正看見。這種被看見,建立在自身具備一定安全感的情境下,才得以對他人呈現自己,也得以真正看見他人。說到底,所有互動都是反射自己與自己的內在關係。

不對等關係的不健康

對自己沒有安全感的人,希望從與別人的關係中得到安全感,終究會陷入不健康關係的循環裡。一方面,對自己有安全感的人,會在嗅出不健康關係中的權力不對等而離開。另一方面,雙方欠缺的安全感,為不健康關係提供氧氣,關係得以持續,卻無法前進亦無法後退,令人窒息仍能如植物人般活著。

健康關係互動模式

那麼,除了戰與逃外,可以如何通過互動去開啟健康關係呢?

首先,吵架、強烈情緒表達、展現不滿,都不能被簡單定義為 “戰”,不吵架、不主動表達情緒、不主動溝通需求,也不能被簡單定義為 “逃”。都是在關係中,某種極盡迴避呈現真正自己的行為反應,被非單一行為定義

其次,將“戰”與“逃”反過來說,就是具備呈現真正自己的安全感,包括自己真正的感受、需求與完整表達能力。很多時候,無知會產生恐懼,對自己的感受與需求缺乏認識,當情緒或需求出現時,不但無法辨識,反而被自己嚇跑,於是一再掩飾。拒絕認識自己情緒、需求的行為,會循環堆疊自己的不安全感,因此,了解自己的情緒與需求(界線),是第一步可以開始的行動。

最後,完整表達能力。越不了解自己的情緒、需求,越難以完整表達自己。或許表達中過於含蓄,別人根本沒聽出你的情緒或需求,又或者表達內容很理性的否認自己在表達當下充滿情緒的語氣。這些表達方式,都會讓聽者困惑、恐懼、不知所措,難以接住你,更難以聽到你正在傳達的訊息。因此,踏出第一步後,第二步是試著向周圍的人練習表達。

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協助

今天想誠實分享:其實每次寫文章到最後要為教練服務、Women’s Group打廣告,都有點猶豫。或許藉著這次文章機會,我來說明一下廣告的用意。

教練服務

經過在職業中多年探索,我認識到最希望從事的工作,是能真正幫助別人,也能自給自足的服務。

或許有人會認為,“教練” 如果是要助人,就不該收費,或應該便宜收費。但真實情況是,任何好的專業人士都需要持續進修,尤其是助人的行業。教練、心理諮詢、導師這類工作,沒有一路自我成長、不斷進修,在提供服務時會有很大“說”與“做”的落差,最後受惠受害的,都是客戶。因此,我需要大家的支持,如果我的文章開啟你希望更了解自己、走向成長的路徑。請相信個股改變的動力,踏出第一步與我聯繫

Women’s Group

轉眼間Women’s Group成立近一年多,從建立初衷“希望在中文語境下深入分享”,到現在因生活人際支持網大增,以及更堅定對成長的追求,近期希望將Women’s Group 營造成一個健康學習的環境,達到群體共學成長。未來會有更多成長+分享的設計,並加入工作坊元素,讓大家除了能分享覺察外,還能形成一種改變的力量。想知道更多Women’s Group的活動,或希望一起共創健康學習環境,歡迎加入Women’s Group

Published by Monique

Relationship and life coach specialising in mixed culture communication. 具備豐富跨文化溝通經驗情感關係與人生規劃教練。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

%d bloggers like thi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