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練人生

近期好忙,沈浸在許多對話中。跟客戶的對話、跟新朋友的對話、跟教練同事的對話,每次朋友問最近在忙什麼,我都回答:忙著對話。聽得大家一頭霧水,今天寫篇文章來分享 “對話” 是什麼。 閒聊之於對話的時間感 其實好久沒有閒聊了,那種不經吸收的下意識對答,不帶任何探索好奇成分的反射動作。閒聊好像是一件很輕鬆打發時間的事,但若希望高效能運用時間,真正在每次互動中有所學習成長,閒聊總是帶有某種時間消逝的空虛。對話,則有不同時間效應。 教練一職讓我每天都有機會重新學習對話。跟客戶的對話,我需要不斷進入深層聆聽,聽見每個故事背後推進人生的動力。跟新朋友的對話,我會不斷進行覺察,感覺自己在互動中的舒適度,觀察彼此有多少相互的好奇心。跟教練同事的對話,我們都進行著高覺察的互動,覺察每分每秒互動中彼此能量變化,深入精準並不帶評價性的用字遣詞,將對話持續提升到啟發迴盪效應的高度。 啟發迴盪效應的對話 一段有意義的對話,通常在對話結束後會產生迴盪效應,對自己或交流過的事情,有新的領悟、探索、反思,是種成長。 一段有意義的對話,不需要總是以哲學性的議題、高深莫測的修行境界起頭。而是日常最平凡發生的事,從瑣事中更容易探索到人性的根本。這些根本,往往是經常被忽略、最令人過不去的地方。帶有覺察地去摸索人性的根本,才能在與自己、與他人在產生連結的對話過程中,真正解鎖日常生活的成長契機,達到真正的 “啟發”。 對話 – 聽與答的層次 聽與答的層次,對我而言真的是職業訓練,需要極盡可能地專注於當下。聽到別人內在真正的聲音,說到別人內在真正的掙扎、信念、價值觀,才是有層次的對話。 聽的層次 大部分的人,沒有經過長時間刻意自我成長,很容易帶著 “評論的耳朵” 去聆聽別人說的話。因為成長的過程中,被 “評論” 是一條必經之路,可能來自父母、親友、學校、路人、社會眼光……等。於是,不知不覺中,每個人都內化了評論的技能,將評論加諸於自己及他人。 在評論的世界裡,我遇過兩種人,自己也當過這兩種人 第一種人:自我評價總是很高,對他人評價通常較低 (嚴以待人型) 內心極度害怕別人的評價,因此自設一道防線,即使看似 “躲過別人評論”,深深內化的評論技能,依舊出現在對他人評價裡。 第二種人:自我評價常低於別人給予的評價,極少對他人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(嚴以律己型) 內心認為自己永遠都不夠好,雖然願意分享自己人生起伏,但總是很努力維持一種健康美好的形象,很少能真正說出自己看待人、事的想法。 降低評論耳朵的聲音 因此,自我成長最初步一環,是降低 “評論的耳朵” 聽到的內容,理解從 “評論的耳朵” 裡吸收到對自己或他人的認知,往往與現實有極大差距。這裡所說的現實,指的是自己與他人內在本質,真正在訴說的內在掙扎、信念、價值觀。 例如:每個人都有的 “拖延症”。帶著評論的耳朵,聽別人訴說拖延症時,通常聽到的是:懶惰、找藉口、不努力。降低評論的耳朵聲音,聽到的則是:這個人正在訴說的事情裡,有某個點讓他覺得整件事很可怕、很困難,這個卡住的點是什麼呢? 答的層次 誠實說,答的層次是我感到較有挑戰的部分,尤其是除了Women’s Group 之外,生活中大部分對話都是英語互動。要在英式語境下簡潔精準地用對詞,又要在Women’s Group轉成中文,常會覺得自己在不是在說中式英文,就是在說英式中文。 利用不同語境覺察慣性回應 不過,雙語語境的優點是,有機會審視過去經常慣性回應的詞彙與表達方式,重新給予慣性回應新的生命意義。 回答 “應該” 或 “想要”,效果很不同 比如上週舉例的 “ 應該(should)” 與 “想要(want)”,仔細觀察自己或他人說話中的用詞,會發現多數人說我應該(I should …) 的時候,後面接的動作通常會有拖延症的狀態。如果將詞刻意改成Continue reading 教練人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