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週末被馬克拉去上 “夫妻工作坊”,完全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,唯一知道的是不能帶電腦去發文章。因此,今天提前分享一篇接著上週的短文。
上週提到的時間餅,獲得幾位讀者私訊回應,還有人更創新的拿來使用,以下就這個議題來點後續更新。
媽媽讀者A的創新分享
匿名A媽媽說:看完文章後,我開始每晚睡前跟小孩一起“各自”畫一天的時間餅,增加親子互動時間同時,幫助自己與小孩開始建立“時間自主感”。
必須說,我在分享時完全沒想到時間餅還可以這樣用,覺得很被啟發,也給其他媽媽讀者們做個參考。
用字轉換心態:時間管理 v.s. 時間規劃
我在教練過程中,經常幫客戶使用時間餅增加時間覺察力,以達到提高效率的目標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是:大部分客戶喜歡把“時間管理”掛在嘴邊。然而事實上,“管理”一詞的態度讓人感到強迫、壓力,最後演變成“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,不如直接放棄”的狀態。有人超愛做計畫,但自認執行度很低 ; 有人根本不想做計畫,同時不斷自責有拖延症。
在陪伴客戶使用時間餅過程中,當客戶慢慢理解到“時間規劃”一詞如何幫助心理及行動上拿回主動權時,才意識到“管理”之於控制,與“規劃”之於創造”間的差異效果。
如何做計畫:純文字 vs. 圖文合一
大家應該都知道,好的簡報要搭配上令人能與內容文字產生強大聯想效果的圖片,才會讓聽眾與講者間產生共鳴。但是你是否也知道,自己每天都在同時扮演聽眾與講者的角色,尤其是在安排計劃的時刻,明天執行計畫的你是聽眾,今天安排計劃的你是講者。講者該如何把抽象的訊息(例如:我要運動、運動幫助工作效率),以及未來遠大目標(例如:希望在3個月後通過運動,提高自己每小時產出價值),讓聽眾在短短15分鐘內感同身受並起身執行,就是行動力的關鍵。
因為人類是很感官的動物,時間餅的效果即是為此存在。當你每天需要去手畫它,你對時間的認知,會遠比純文字一行行寫日程表或待辦事項更具威力。這個方法有很多成效,通常剛開始它會讓你驚訝時間原來有這麼多,接著你可能會發現以前的方法行不通原因所在…等。
工作坊:客製化高價值時間運用
時間餅的效果及運用方法有上百種,但最好的永遠是專屬你的那種(也可能會有好幾種)。我從自己與客戶反應上看到極佳效果,希望用種更有趣的方式帶給大家。
邀請大家來參加客製化高價值時間運用工作坊,工作坊期間你將通過很多遊戲,獲得以下結果:
- 認識自己的時間感(無關守時,但能幫助你提高準時率)
- 發現是誰偷走你的時間(老闆、老公、小孩?Or……)
- 對時間運用的腦力激盪(原來自己其實很有空)
- 打開時間自主感的關鍵時刻(我有好多目標都可以完成)
- 時間規劃:彈性化的安排時間方式(亂掉的日程表,如何隨時可以補回來)
初定日期:2021年6月26(六)、27(日),每天3小時,共6小時。
具體時間:依報名情況於6月18日公布。
人數:六人成行
價格:英鎊50/人(其他幣值請按匯款當日匯率計算)